回忆似乎热胀冷缩,炎热绵长的夏天里都是数不清的小美好。那年夏天,我和小伙伴扛着一大块泡沫塑料板到河里游泳,沁凉的水花在身上绽开,皮肤上是被太阳晒糊的味道。还有参加六一文艺汇演的百褶裙、贴在房间墙壁上的奖状、翻一百次身也睡不着的午觉,还有一杯提神解渴的黑梅冰浆……
现在人民路上还有在卖黑梅冰浆的,学生顾客比较多。常常见一群穿校服的齐刘海女生围着摊主,这个要甜一点,那个要酸一点,跟我们读书时候一模一样。摊主笑眯眯地耳听八方,忽然按下开关,唧唧喳喳声很快淹没在搅拌机开动的声音中。喝黑梅冰浆是夏天的一大乐事,冰凉的杯壁上凝了一层细密的小水珠,酸溜溜的独特香气刺激着鼻腔。乌木色的冰浆慢慢咽下,一个激灵过后浑身舒坦。懒得出门的暑假,从陶罐里挖几颗黑梅出来,把梅肉剥下来捏碎,加点糖,冲上冰水就成了消暑的饮料。核当然不会轻易扔掉,用个小锤子轻轻敲开。炖煮的时间长了,梅核仁酸酸涩涩的,嫩嫩的入口即化。
大理产梅,尤其是洱源县,绵延百里的半山半坝地区到处是梅树林。梅有苦梅、盐梅两种,炖黑梅一般用苦梅。据说很早以前的做法是将原料浸在陶罐内,放在火塘的“子母火”(谷壳烧微火)灰中,持续加温一个月,直到梅色黝黑。现在自己家做起来要快很多,用电子瓦罉、电砂锅一夜就能炖好。炖黑梅是费时不费工的活儿,加入适量的梅子、水、食盐,目睹青梅颜色一点点变深,果肉从硬梆梆的炖至吹弹可破。炖好的黑梅密封后放一两年没有问题。拌凉菜的时候放一点,酸爽带劲胜过陈醋,白族名菜生皮的蘸料就是用黑梅调酸的。端午节的餐桌上还有黑梅拌萝卜这道特色凉菜,晶莹剔透的白萝卜丝吸饱了酸甜的黑梅汁,清新可口,不仅刮油解腻还能消暑败火。
苏裹梅、酸梅粉和糖山楂还觉得不够酸,我对酸味的追求已经达到“自虐”的程度:切开新鲜木瓜沾盐吃,把炖梅原汁当水喝,酸到皱眉头还是欲罢不能。细细品一颗黑梅,滋味很妙,一望无际的酸味里隐藏了一点咸,酸到皱眉头还是欲罢不能。作为配角的盐总能出色地演好自己的角色,让黑梅的风味与众不同。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