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4年5月14
星期三 第137期

大理时讯人文大理 白王洞遗址 黑马河的儿子在大理 大理旅游度假区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报名人员公示表 关于缴纳2014年度大理市灵活就业人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通告

第4版:人文大理 PDF原版PDF下载

黑马河的儿子在大理

□ 作者 ○又 凡 2014 年 05 月 14 日 星期三 阅读:17

2014年5月初,采访王啸那天,念长歌舍保持艺术应有的清寂。我一直认为,艺术是小众的,当很多人疯魔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当同一种东西被批量复制,就散失艺术的芬芳,如同花香渐淡,珠子变黄。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的本质在于孤寂,那种孤寂与个性有关,与高度有关。

念长歌舍在大理古城人民路下段,不好找,因为嵌在人民路的另一条小巷里,430号,嵌有约30米深,就是这30米,让很多往来于人民路的人和它擦肩而过,包括我自己,也是在微博上知道它,熟悉它的很多活动之后,才寻访而来。第一次往返走完人民路下段两遍未果,后来是数着门牌(人民路的门牌又有点乱)才进去的。从人民路中段往下走,右拐,经过两面石头墙,一个砖砌洞门赫然出现在眼前,青色背景上一个白底黑字招牌,写着“念长歌舍”四个字,一副清寂的样子。这30米让了解念长歌舍的人于是又触手可及,像一个网眼很大的筛子,筛过人民路的熙熙攘攘,把极少的人筛进里头。

这么一说,那个晚上念长歌舍的清寂就自然而然了。只见四面红砖,有种灶土的温暖,红砖在墙上砌出很多个烛台,灯火摇曳。王啸一个人坐在歌台下,低着头玩手机,有些落寞———本来有他的演唱,结果没有客人,演唱也就取消。和豆瓣音乐小站的照片相比,眼前的王啸更黑更瘦,主要是神情,缺乏照片上的光彩,更重要的是他像一阵黑烟般席卷而来的歌里,带给人的那种应该具备彪悍外型的错觉,让我一下子没能认出他。

得知是曾经互动过的新浪微博博主“又凡师太”和《中国国家旅游》杂志记者来访,尽管有些疲备,王啸还是很热情地聊起了念长歌舍、音乐和生活种种。

王啸生在新疆,父母是地质工人,受能歌善舞的环境影响,自幼酷爱音乐,没有专业学过,音乐都是油然而生的。大约1986年创作第一首歌———《父亲》,之后一直创作,但因为没有时间收集整理,专辑偏少,早年只在国外发行,国内目前只有一张:《黑马河的儿子》,黑马河是一个意向,象征中国。

到大理之前,王啸在丽江开酒吧,名字叫“念音瓦房”,历时三年。丽江之前在西藏,还是开酒吧,名字叫“念”。西藏之前在深圳工作,当时几乎处于一种精神分裂状态,受不了城市低频率噪音的影响,只有依靠酒或在野外才能入睡。两年后王啸离开深圳,从甘孜一路骑马进藏,一呆十年。在西藏,他遇到很多活佛,朋友都是修行的人,也许因为机缘巧合,藏传佛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音乐创作,相反苯教让他入迷,包括他西藏酒吧的名字“念”,也是苯教的一个神。他说:“我很喜欢原始宗教,里面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会刺激到我的创作。”

至于来大理,是因为2000米的海拔是最适宜居住的高度,也方便孩子上学。在王啸的印象中,大理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像回到新疆一样,大理有很大的风,在家里就能听到风声,开车到户外也能听到风声。他说,做音乐的人如果听不到风声,是做不了好的音乐的。王啸很注重音乐里的生命价值观和人类价值观,而影响到他音乐创作最大的是“空气”。西藏是另外一种空气,那个时候的音乐偏宗教的东西,猛听一下可能不舒服,像是高原反应,而在大理,音乐会湿润一点,比如和子枫合作的《风马嘶啸》。

在大理的日子,早上起来带着小孩溜达,下午也是溜达,中午练琴。过些日子,王啸计划做一个“长歌行”的活动,作为念长歌舍的延续,开着音乐大篷车,不停地走,因为全世界的音乐都在杂交了,做单一的音乐已经不可能;还会做一种“对牛弹琴”的活动,在梯田里,对牛弹琴两年。而目前,有五六支外国乐队要到大理找他,他和赵牧阳、周老大正为筹备“大理音乐周”而忙碌。最近周老大和周老二已经完成大理即兴音乐会五十场,打算休息一段时间,周老大每周五在念长歌舍举办“大理后农业民族实验噪音”音乐会,玩得异常陶醉。

聊完天,买了四张王啸的碟,作为大理的纪念,送给《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的老师们,这或者也是文艺大理的一种吧。后来几天的采访途中,我们一直在车里听王啸的歌,《黑马河的儿子》,《古格的酒鬼》,《东方梦魇》……节奏明快,调子绵长,冬不拉干练清脆,鼓点合着心跳的节拍。有种感觉是像一阵黑色的风,将你席卷;又像大祭师的咒语,神秘而又恣意,《古格的酒鬼》最前面长长的弹奏像是一个醉酒的人头晕晕的感觉,听久了会着迷,不信去430号买张试试。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