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4年2月27
星期四 第087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喜洲镇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下关镇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也谈“家风” 州市联合开展“保密法实施条例”宣传活动

第3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也谈“家风”

□ 作者 ○赵明光 2014 年 02 月 27 日 星期四 阅读:20

家有家风,总归是一件很有品味、很有格调的事情。家风正,则家庭和睦,邻里守望,英才辈出;反之,则子孙不肖,戾气横生。我国历来有重视家风建设的传统。例如,宋朝陆游的《放翁家训》、清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以及近代傅雷的《傅雷家书》等都体现了各自家庭良好的家风,其治家经验当下仍具借鉴意义。

在“文献名邦”云南大理,也有白族先人留给我们的“家风”文化。走进白族村寨,进入白族人家,你会发现白族照壁除了外观优美、造型精致外,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蕴含着独特的白族“家风”文化。比如“清白传家”为杨姓的家风,“琴鹤家声”为赵姓的家风,“百忍家声”为张姓的家风,“青莲遗风”“邺架流香”为李姓的家风,“水部家声”为何姓的家风,“工部家声”为杜姓的家风,“明道家风”为程姓的家风,“渭钓家风”为姜姓的家风,“绛帐家声”为马姓的家风,“濂溪世第”为周姓的家风,“瑞雪三槐”为王姓的家风等等,另外,施姓题书“文带家声”(或“石渠世泽”),高姓题书“龙翔凤裳”(或“龙凤呈祥”),苏姓题书“赤壁家声”(或“眉山挺秀”),许姓题书“太岳寂声”,代姓题书“注礼家声”,尹姓题书“莘野遗风”(或“耕读传家”),董姓题书“南诏宰辅”(或“九隆后裔”),段姓题书“持苟家声”(或“京兆世第”)等等。这些“家风”都源自深远意义的历史典故和宗族故事,不仅反映出大理白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示出大理白族在汉文化的长期熏陶下,重视文化的修养,追求在家可作锦绣文章,立世则能为国做事的人生目的。透过白族照壁我们能感受到白族人重知识、重教育的秉性,特别是重视“家风”教育和传承“家风文化”的传统。

“百忍家声”是张姓人家教育后人的家风,源于唐代张公艺的传说故事。据史书记载,张公艺“幼年有威德之望,正德修身,礼让齐家,立义和广堂,制典则,设条教以戒子侄,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姑婉媳听,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每日鸣鼓会食;养犬百只,亦效家同,缺一不食”。“百忍家风”意思是和睦家庭之道,在于相互体谅及忍让,体现了“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杨姓照壁上题写的“清白传家”,源于东汉杨震的故事。据《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为东莱太守,当之郡,道今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杨震在当时营私舞弊,贪赃枉法的混乱社会中,能做到将深夜怀金送礼之人拒之门外,保持自己高尚的人格,这在当时是极少见的,他的“四知”故事,名扬中外,妇孺皆知,因此“清白传家”成了后世杨姓人家教育后代的光辉典范,也借此表达他们洁身自好的传统美德。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良好的“家风”文化需要大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意识,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善的,一个家的所有家庭成员的品德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一个社会定然是和谐的。重拾“家风”,也许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认真思考的问题。藉此,我们想象着大家庭的温暖,想象着礼乐传家的荣光。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