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4年2月18
星期二 第080期

大理时讯清碧溪 春雨如诗 高山流水千年调 皮球的快乐之道(外一首) 说与做的旅行(小小说)

第4版:清碧溪 PDF原版PDF下载

高山流水千年调

□ 作者 ○金 惠 2014 年 02 月 18 日 星期二 阅读:15

冬日的周末,坐在书房,打开音乐,一曲天籁般的《高山流水》在房间缓缓流淌。听着这古典乐曲,心中感叹:“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寻觅与自己心灵契合者。古有纳兰性德“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的惆怅,有孟浩然“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的感慨,有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容若以生命的高尚和心地的纯洁印证了他与顾贞观的知音深情,而顾贞观也同样倾注全部真诚珍惜这份友情,成为容若生平第一知己。容若的《饮水词》和顾贞观的《弹指词》被视为当时的词坛双璧,名扬海内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知音,永远是人们所梦寐以求的。乐天居士的那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充满了相知者才有的默契。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留下千古美名。周文王甘愿做“鱼儿”上钩,才会有姜太公统领西岐大军,挥师朝歌的浩荡。知音超越名利,如行云流水,默契相依,心灵的相通可穿越时光隧道,俞伯牙的高超琴艺,如果没有遇到能听懂他琴声的人———钟子期,也就没有了高山流水这样的名曲。得知钟子期离开后,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所以才有:“一杯绿酒奠芳草,泉下悠悠闻不闻,从此少知音。”

历经两千多年沧海桑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依然代代相传,它道尽了茫茫人海知音难寻的无奈,也道出了人们尽管知音难觅却依然满怀希冀的情怀。

高山流水千年调,阳春白雪万古情。《高山流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知音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我们,让我们时刻在寻觅着知音。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