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民居建筑,是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一大景观,是中华民族建筑艺术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大理的知名度不仅仅在于那自然风光,还有那古朴典雅的民族建筑。在青山绿水的背景下,就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水墨长卷,总是让人一遍一遍看不够。
白族民居建筑,美观、大方、实用,与中原建筑交流混融,又不失民族特色,它顺应自然,又融入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既注重地域文化及民族习俗,又注意学习和对外交流;既与自然条件作抗争,又与环境和谐相处,既布局整体统一,又变化多样,审美与实用交织,是大理白族民居建筑艺术的风格。
大理石头多,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广泛采用石头为主的建筑材料。大理民间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是建房取材的特点。石头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壁,也用于门窗头的横梁。这种用材的特征沿袭的是南诏时的建筑方式。据记载,南诏的民居建筑就是“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
就从院落布局、建筑结构和内外装修等风格来看,白族民居于中原民居建筑有着传统上的承袭。蛮书称:“悉与汉同,唯东西南北,不取周正耳”。由于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上的差异,白族民居又有自己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堪称是白族建筑艺术的瑰宝。古老的白族先民用灵巧的双手和智慧,把现实生活的想象、厚重的历史文化,一样一样地嵌在墙里,雕在梁上,画在照壁上,让千百年的古老文化,伴着古老的民居建筑,一并长久地、永远地传承下来,昭示后人。
白族民居建筑吸收了苍洱之灵气,集建筑之精巧,平面布局和组成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建筑布局严谨,既相互毗邻,又各自独立,高低和谐,错落有致,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美学思想。采用什么形式,由房主人的经济条件和家庭大小和人口多寡所决定。白族民居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遮挡,也叫“照壁”。
白族建筑艺术渗透进了每个角落,包括普通民居,都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门窗都是镂空雕花制作,多用于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等部分。格子门的腰板多采用“透漏雕”,卷草、飞龙、蝙蝠、玉兔,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千姿白态,运用自如,更有不少带有象征意义神奇色彩的,如“金狮吊绣球”、“麒麟望芭蕉”、“丹凤含珠”、“丹凤朝阳”、“秋菊太平”、“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形态逼真,情趣盎然,工艺细腻精湛的图案作品。白族木雕巧匠们还特别擅长做玲珑剔透的三至五层“透漏雕”,雕镂变化多端,气韵不凡,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栩栩如生,从中领略到民间工匠艺人丰富的艺术创造力和高超的木雕技能,观后令人赞不绝口。
白族民居建筑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艺术。在白墙黛瓦的屋宇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一种民族的气质。
“青砖黛瓦、粉墙画壁”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房屋外檐的墙面上常以书画相间,形成一条腰带装饰,书多为格言,画多为山水花鸟,有的画成半开窗户。山墙多为硬山,多画白色卷草花纹或画墨色山水花草,山花外画六角形砖,灰砖白缝形象逼真特别显眼。
人们对大理山水由衷赞美的同时,更对白族民居建筑怀有好奇与向往,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许多文人墨客、名流人士踏上了大理这片山青水秀的土地,游走于青山绿水、粉墙黛瓦的大理古村落中,探寻和领略民族建筑的精华。
漫步在古村巷道上,抚今追昔,每一条巷道,每一座小屋,都是历史的见证,它们用无声的语言,向世人诉说着白族建筑千年的兴衰变化和人世沧桑。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