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4年2月10
星期一 第074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绿玉公园片区旧城改建项目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让原汁原味的建筑文化传承下去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1 我市举办阳光工程种植业生产服务人员项目培训 小读者“品书香”过大年

第2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让原汁原味的建筑文化传承下去

□ 作者 ○赵明光 2014 年 02 月 10 日 星期一 阅读:14

眼下,随着城乡一体化和村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地方的老民居遭受到了被拆除的厄运。

传统院落、民居最能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给人以亲切感、怀旧感。而且,古民居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石雕、木雕、彩绘和泥雕传达着浓重的文化气息,这些民居对研究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有着积极作用。这些老民居,如同一条从历史深处蜿蜒流淌至今的河流,叙述着往昔的岁月,镌刻着祖辈的记忆,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成长,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欢乐和苦痛。这些老民居所反映的乡村建筑文化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主要符号,代表了一定地方的文化特色。这些符号和特色,使生活在那里的居民和慕名而来的游客一看,就真的相信那个“秀甲天南”、“苍洱毓秀”、“清白传家”、“琴鹤家声”等的“文献名邦”不只是存在于历史典籍之中。

随着新农村建设、旧村改建,不少村庄的古民居已经失去了完整的面貌,新旧民居混杂,现代材料建造的刺眼建筑不时出现,让古民居韵味全无。大理白族民居具有“古朴清雅”的特色,但现如今具有代表性的老式白族民居已经不多,现在大多没人居住,处于风雨飘渺、“自生自灭”的境地。我们常说的民族民间文化,其实就在这些看似“老朽不堪”的民居上面。然而现实的命题是,要增强这些老民居所在村镇的城市功能,营造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需要对这些老民居进行“手术”。这个手术要保持当地历史所赋予的厚重且散发出的时代气息,做到“老”却有“韵”,修旧如旧。

现在大理市仍有许多有保护价值的民居,它们代表了大理的历史文化,而且还比较完整,值得保护。但并不是每一座民居都需要保护,并不是每一幢老宅都有保护的价值,我们也没有能力对所有的老宅进行保护。我们相关部门应对大理古民居进行调查,选出有代表性的进行保护。同时,可以探索一些边开发边保护的机制,在旅游景区附近的老宅,可以进行成片保护、修缮,并作为景点向游客开放,让古民居走进人们的视野,同时还可以用开放古民居取得的经济收入来维护,保持其存在的生命力。

去年在网上看到,成龙把古民居捐给新加坡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这新闻折射出古民居的保护之忧,也折射出一些地方“等到失去才知道珍惜”的心态。但是,等到这个时候,民居往往已经被拆,有价值的构件已经被卖或被偷,再谈保护已经是无力回天。民族民间文化的最终繁荣,需要广大农村类似老民居的那份“原汁原味”作为文化底蕴和文化支撑。而包括白族民居建筑在内的古建筑更应该继续传承下来,应该加以保护,千万不要等到消失的时候才想到保护。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