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4年1月20
星期一 第064期

大理时讯报告3 在中共大理市委八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3)

第3版:报告 PDF原版PDF下载

在中共大理市委八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3)

□ 作者 褚中志 2014 年 01 月 20 日 星期一 阅读:17

五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合理布局各类专业市场,加快建设以下关为核心的商务服务中心,以大理古城为辐射的文化旅游商贸聚集中心,以凤仪为带动的铁路、航空仓储物流中心;加快推进金融保险、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信息服务、商务会展等服务业发展,加快构建多业态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打造辐射滇西乃至南亚、东南亚的商务、物流、金融、信息中心。

(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大理。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打响以洱海保护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保卫战,使特性资源永续利用、世代传承。一是全面加强洱海保护治理。切实把洱海保护视为全市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作为压倒一切的“天字一号”工程,层层落实保护治理责任,强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2333”行动计划,加快主要入湖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及清水产流机制建设,加快环洱海供水全覆盖、“两污”治理、环洱海综合管沟工程建设;划定洱海保护三条生态红线,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退塘还湖、退房还湿地工作;对环湖种养业实行限制性措施,提倡使用有机肥,减少面源污染,实现河湖休养生息;持续开展环洱海私搭乱建和违法排污整治;建立洱海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制定苍山十八溪取水用水管理办法,加大资源费和排污费征收力度,实现城乡垃圾收集清运市场化。二是严格保护海西田园风光。全面贯彻《洱海海西保护条例》,合理统筹海西农田水利、土地整理、交通设施等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引导农村建房行为,有效保护和传承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坚决遏制苍山十八溪保护范围内抢占沟渠、私自围垦、挖砂采石、截流取水等违法违规行为;继续开展“空心村”整治,积极争取农村宅基地建设指标,全力保护海西基本农田和田园风光;加大苍山自然保护区监管力度,加强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保护与开发互动发展新机制。三是扎实推进园林城市创建。加快建设沿河沿湖亲水型湿地带、绿化林木带、人文景观带、旅游观光带,实施面山绿化、环城绿化、沿线绿化,做好城镇道路、公园、广场、社区、单位、小区的绿化美化工作,加快“森林大理”建设,努力营造“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优美环境。

(五)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宜居大理。大理市具备建设世界最宜居城市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必须以全域城镇化的要求,更加注重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环境提升,把自然赐予、祖辈留下的苍洱美丽画卷保护好、建设好。一是要抓好规划龙头。突出规划在资源要素整合、功能布局优化、人气产业集聚、繁荣城乡经济等方面的引领作用;积极争取外力支持,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尽快组建成立大理规划设计研究院,加快整合各类专业规划,高标准制定市域全覆盖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形成城乡规划建设“一张图”;完善提升滇西中心城市区域规划,着力打造一批优势产业聚集区、特色旅游发展区、商贸流通集合区、民族和谐聚居区,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强化规划的法定地位,不以个人意志随意改变规划布局,任何项目动土必须有规划,建设前必须有设计,建设中必须有巡查,建成后必须有验收,坚决做到有规必依、违规必惩,确保规划不“换届”。二是要抓好基础设施。注重历史文脉传承,用足用好棚户区改造政策,加快客运中心、交通饭店、小花园片区等下关城区改建提升进程;加强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绿化美化、停车场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商务办公、金融贸易、旅游购物、城市观光、社区服务等功能,集中力量打造现代都市核心区、功能区、特色街区和城市综合体;尽快编制完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积极抓好广大铁路、大瑞铁路、环城南路、国道320线和214线境内段提升改造等交通项目建设,着手规划设计环洱海轻轨项目,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加快中心集镇、小城镇开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国家级智慧城市,构建智能、协同、高效、安全、惠民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应用体系。三是抓好经营管理。灵活运用拍卖、有偿使用、授权经营等方式盘活城市有形、无形资产,实现城市建设、经营、管理的良性互动;加快组建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建立统一的土地收储、出让平台,实行“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五级联动”的城乡管理体制,实现“棋盘式、网格化”管理;建立市、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严厉查处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四是要抓好环境提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切实加强下关、大理、凤仪城区交通拥堵整治工作,改善城区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抓好景区景点、城乡主干道、重要节点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整治;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洱海流域生态文明示范乡镇、示范村、文明卫生村创建工作,加快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六)注重民生民利,建设幸福大理。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一是大力发展科教医卫事业。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筹建院士工作站,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视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不断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力争到明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按照建设滇西医疗中心的要求,调整优化医疗机构布局,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采供、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市、乡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认真做好人口计生工作,让全市人民享有更多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产业,切实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拓宽城乡体育活动新方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切实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强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名街保护,大力发掘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极具大理特色的文化形态,推动大理文化繁荣发展。三是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加快建立创业基地、孵化基地,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切实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抓好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对接、应保尽保。按照党政同责、辖区为主、属地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建立最严格的监管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加强粮食安全、扶贫开发、气象监测、人民防空、防震防洪、档案管理、老龄老干、妇女儿童、社会慈善等工作,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七)民主团结和谐,建设法治大理。坚持不懈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一是切实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市委对社会治理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面掌握社情,及时反映民意,有效解决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利益需求。深入开展法治城市创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法律、规章和制度办事,正确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以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二是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市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协和“一府两院”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认真做好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进一步巩固壮大统一战线,让各族各界人士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有更大的作为。三是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平安大理建设网格化管理模式,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健全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全面推进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五级联动”工作,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和各种矛盾叠加升级。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三、转变作风,强化党建,勤廉高效干事

实现各项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重点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跨越发展的思想根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立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全面加强理论教育、形势教育、政策教育,把握社会脉搏,把握思想动态,切实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州市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上来。不断弘扬先进典型去鼓舞群众,科学处置社会热难点问题去引导群众,及时疏导化解负面情绪去赢得群众,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去服务群众,最大限度地夯实思想根基,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造就富民强市的中坚力量。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注重培养选拔“四类干部”和优秀基层干部,进一步拓宽识人、选人、用人渠道,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创新干部合理流动机制,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重点建设工程、艰苦复杂环境、基层一线接受锻炼和考验,在干事中来检验干部、选拔干部、任用干部。健全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干部退出机制,不用庸人、不养懒人、不要闲人,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努力作为、积极作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大干部培训经费投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扎实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引进和乡土人才挖掘,为全市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进一步发挥老干部、老同志的作用。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筑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全面推广升级版“孟连经验”,建立以市为面、乡镇为轴、村组为点的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形成组织联建、服务联办、制度联创的服务机制,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进一步规范基层党务,构建网格化服务。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强化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大村(社区)和村(居)民小组的财政保障力度,进一步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切实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2015年底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从根本上提高村级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

(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树立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州市党委出台的关于改进作风的系列举措,以实际行动推动作风转变。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引导和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抓好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要工作的落实。建立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机制,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党员干部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经常开展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大力整治“庸懒散慢玩浮”等不良现象,严查违纪违规行为,纠正不良风气,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五)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按照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的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建设廉洁政治,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厉惩处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欺上瞒下、阳奉阴违、不作为、慢作为等为政不廉的问题,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切实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从政道德、廉政法规和警示教育,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更好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监督下实施,在阳光下运行。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同志们,回顾过去,成绩来之不易;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引领下,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市党心民心,同心同德,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努力在抢抓机遇中争创新优势,在深化改革中实现新跨越,合力谱写更加光辉壮丽的新篇章,绘就更加美丽动人的新画卷,为加快实现全市各族群众的美丽幸福之梦而努力奋斗!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