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经音乐是大理白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一朵奇葩。起源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宫廷音乐和祭祀音乐,兴盛于明清两代,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儒、释、道三教的祭祀音乐,而完善和成型于道家的道场。因以演奏道教经典《文昌大洞仙经》为主调,故称为洞经音乐。目前,音乐界专家一致认为,大理是云南洞经音乐的发源地。由于洞经音乐广泛受到当地群众喜爱,至今活跃在大理城乡的洞经音乐社团就多达340多支,多数以村社的民间宗教活动为载体,形成相对稳定的队伍,如“三元会”、“宏仁会”、“下关洞经古乐会”、“大理南雅音乐社”等。
历史上,云南洞经音乐以大理和巍山最为有名,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这与大理和巍山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巍山的洞经音乐明显地表现出彝族音乐的粗犷和豪放,而大理白族地区的洞经音乐又独特地表达出白族音乐的细腻和委婉。
大理洞经音乐,内容丰富,来源复杂,但从宏观上来看,主要是以三教汇流作为其基本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神仙崇拜系统的三教汇流、洞经音乐典籍和音乐曲目内容的三教汇流、音乐演奏会期的三教汇流。尤有代表性的是历代史籍均有记载的“奉圣乐”,据《新唐书·南蛮传》载,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王朝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同时赏赐南诏“龟兹乐”和“胡部乐”乐谱及乐工。唐贞元十五年(公元800年),南诏王异牟寻为表达永世臣服唐王朝的心愿,精心排演了大型乐舞《南诏奉圣乐》,经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修改后送到京城长安,在麟德殿为德宗皇帝演出。其场面之壮观,音乐之丰富,舞蹈之精美,名动京师,对此历代史籍均有记载。“奉圣乐”为大型乐舞《南诏奉圣乐》之首曲和主调,据传为南诏大乐师张洪纲所作,建于明代中叶的下关洞经音乐社团“三元会”,其保存至今的传谱中就有《奉圣乐》、《龟兹乐》、《朝天子》等乐章。
作为道藏音乐的经典,大理最早的洞经是《三洞仙经》,它包括《三十九章经》、《大有妙经》和《黄庭内景经》三个部分。据考证,云南最早的洞经会是成立于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的大理“道源社”和“华云社”,其后影响较大的还有成立于明代中叶的“桂香学社”和“三元会”。“道源社”的创始人陈玄亮,元末曾亲自到四川梓潼县七曲山与当地著名道士共同探讨洞经音乐,并将《文昌大洞仙经》谱成乐曲,推而广之。
演奏时,为了体现洞经音乐由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运用演绎的器乐多样。据《三洞谈经九天玄玑玉谱》第四曲《洞真赞》后注称;“……人间始有谈经,中有瑶台丝竹,以七弦琴、二十四弦碧玉彩凤琴、凤管、排箫、七孔冷玉笛、箜篌、龙筝、胡、龙胡、玄天琵琶、龟兹悲捐燕鼓、檀板、击节,又于曲尾加以锣鼓、法钹、钟、磬、玄板、金石磅礴,以示天境肃穆”;又《三迤雅乐》中第七曲《点苍叠翠》曲后注:“……次年,桂香学友于社稷日以七弦琴五、箜篌三、十三弦筝二、琵琶二、蒙骨都二、龙胡二、羌胡四、三弦二、玉笛二、凤箫二、排箫二、马骨胡二、龟兹瓢丝二、苇哨、管箫一加羌鼓十六音、鼓十六音、云板九音、云罗、檀板并奏《点苍叠翠》……”该谱第八曲《龟兹朝王》曲后注亦载:“……龟兹部酋必亲率乐工二十四伴之乐,以四弦琴二、箜篌二、五弦琵琶四、笙二、排箫二、横笛二、筚篥二、毛埙鼓一、都昙鼓一、戛拉鼓一、羯鼓一、鸡窝鼓一、铜鼓一、铜钹一、贝螺一、腰鼓一,奏于五华楼阶而舞……”。
由于大理洞经音乐兼收并蓄,广搜博采,吸纳了多种音乐文化元素,使保存至今的乐曲极为丰富,演奏风格异彩纷呈,既表现出道家音乐的飘逸,又体现了宫廷音乐的典雅;既饱含江南丝竹的清丽又不失儒家音乐的庄重,以其独有的韵律和唯美的旋律成为大理音乐文化发展史的“活化石”。
2013年10月洞经音乐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料由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提供)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