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13年12月25
星期三 第047期

大理时讯人文大理 洱海恋歌 苍山神祠

第4版:人文大理 PDF原版PDF下载

洱海恋歌

□ 作者 ○苏金鸿 2013 年 12 月 25 日 星期三 阅读:15

看过电影《五朵金花》的人,无不被洱海的秀丽景色所倾倒。

洱海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泊,形状似一弯新月,又像一只耳朵。水呈绿色,清澈透明,妩媚秀丽,被誉为“高原明珠”。

我的老家与洱海近在咫尺,洱海的波涛甚至拍打到我家房屋的石脚,结起绿苔,一层一层,包裹着我多姿多彩的乡村生活。

在风平浪静的日子泛舟洱海,烟波浩渺,蓝天碧水,给人以悠远宁静的享受。郭沫若游大理时,曾咏道:“拾来洱海月,上有乌云玷。黑白两分明,月云不相染”。渔帆、海鸥、玉带云、望夫云等景观,更是美不胜收。

闻名遐迩的洱海,是美丽纯净的湖泊。像我们的母亲,滋润着我们幸福温馨的岁月;像我们的恋人,给予我们甜蜜欢乐的日子。

洱海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爱恋着洱海。

苍山雄峻高大的十九峰,白雪皑皑,林涛翻滚叠映在洱海中,十八溪水透亮清澈,洱海之源茈碧湖长流不息的活水,流淌进洱海的怀抱。古往今来,“银苍玉洱”的壮丽美景,令多少文人墨客赞叹不已,留连忘返。

我在历史的册籍中,寻找往日洱海的容颜。山是那样青翠,水是那样碧绿。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一位名叫闾丘均的朝庭御使出使云南,然后到了大理。在洱海的滢滢碧波面前,临水而歌,写下了“四合峰隐隐,联绵渚萦岛”的诗句。此诗后来载入《全唐诗》。在三百多年前的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站立佛教名山鸡足山上“四观”,在《海观》一诗中,他欣然写下了“万壑同归一壑沤,银河遥点九天秋”的佳句,赞誉洱海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三百多年后,人类现代文明带着明显的色彩,莅临了古老而年轻的洱海。洱海在焕发青春的同时,在人们不经意的一天,鲜嫩的水草少了,青翠的芦苇少了,往日丰腴秀美的洱海在一天天消瘦。

洱海在呐喊,白族儿女在呐喊:“人类只有一个洱海!”

有识之士在奔走相告:“保护洱海,保护我们的家园!爱护洱海,爱护我们的母亲!”

于是,一篇篇保护洱海自然环境的文章见诸报端;一项项保护洱海的措施变成了建设美好家园的实际行动。人们从心底发出呼声:“净化环境,爱我明珠!”

终于有一天,美丽纯净的洱海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唐诗的韵味和明诗的节拍再一次拍打着我绿色的心岸。郭沫若诗句中的“洱海月”更加明亮地照耀着我圣洁的心地。

我愿我的一颗赤心在洱海美妙的诗句里随波荡漾,光耀千秋。我愿祖祖辈辈在洱海边繁衍生息的白族儿女世世代代享受到洱海的庇荫和赐予,让那些往日的故事成为历史,让今日的美好和春天永驻洱海深处。

我,永远深恋着我的美丽家园———洱海!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