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把农业科技作为农业工作的支撑,稳步实施2012年度科技增粮项目,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012年度我市实施的科技增粮项目涉及省级财政总资金181万元,实施时间从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共6个项目。目前,实施省级万亩玉米高产创建1片,涉及18个村委会、8241户农户,经自测和专家级复测,各示范片产量均超过计划目标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推广间作套种技术,实施各种间作套种模式中心示范共12万亩,实现总产值18200万元,实现扩种增收;全面完成4万亩水改旱的目标要求,并以每亩20元的标准对涉及的10个乡镇农户发放农资补助;实施集中育秧育苗,在全市全面推行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水稻旱育秧集中示范区移栽大田31040亩,平均亩产726.90公斤,较全市前三年水稻平均单产增长9.03%;实施晚秋种植面积5.4730万亩,超计划0.4730万亩,新增总产量23764吨,总产值6911万元;全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41.658万亩,超计划1.058万亩,开展科技培训700场次,受训60100人次。
为使2012年度科技增粮项目稳步实施,我市农业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落实;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整合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强化责任落实、组织管理、管理机制、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突出重点抓实项目管理;因地制宜、分门别类,以高产创建为抓手,加强各项目技术措施服务指导;强化科技培训,促进观摩交流,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努力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同时,技术人员包村包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确保各项实用措施落实到千家万户。
在各项强有力措施的推动下,我市2012年度科技增粮项目实施取得良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新增总产值25677.46万元,其中新增粮食产量25862吨,新增产值7477.46万元;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共节本增效3199.33万元,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切实保护了洱海生态环境,也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农业科技和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 记者 赵 璐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