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历史赋予大理这座城市无限的热情与活力:以“两保护、两开发”为核心的滇西中心城市和城镇化建设全力推进,以下关、大理古城、凤仪、海东四个组团为主体的城市中心城区框架初步形成,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交通管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一个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山水园林文化城市初步形成……
建管并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改善我市人居生活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30年来,我市共投资5.2亿元,先后实施了人民公园广场扩建、全民健身中心、第二水厂改扩建、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建设;累计投资近30亿元,完成了苍山路、建设路等11条城市道路的拓宽和建设;依托新区开发,完成了云岭大道等20多条城市道路建设及西环线、机场路、东环海路等46条城市道路和乡村道路;投资4000万元,完成了西洱河两岸及河畔一期等60余幢高层楼宇和节点建筑的灯光亮化工程,全市城乡道路面貌焕然一新。
日益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使大理更加生机勃勃,也为加快滇西中心城市建设进程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尤其是洱河森林公园、河滨公园的改造建设以及团山公园的改造提升,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关注民生,城乡群众住房建设成效显著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问题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幸福。为实现群众的“安居梦”,多年来,我市始终把群众住房建设作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思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内引外联,多渠道筹集住房建设资金,居住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外向度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如今,信步在我市的大街小巷:崭新的住房,搬迁后的新居,整洁的街道,无一不显示着大理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为使大理市民的“安居梦”更加圆满,我市始终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逐步形成了城区以实物配租为主、租赁补贴为辅,乡镇以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格局。截至今年9月,2012年度共建设公租房2100套,累计完成投资20599万元,10个项目中有9个项目基本建成;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任务共计开工5306套,2013年提前实施的880套2014年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目前已完成选址、用地批复等工作。
一桩桩工程、一个个项目,让我市越来越多的家庭圆了“安居梦”。去年刚搬进打渔村廉租住房的刘女士在谈到自己的新居时,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能在有生之年住到这么好的房子,真的很开心。”
统筹城乡,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党委、政府加快推进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市紧紧围绕以“两保护、两开发”为核心的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在重点实施泰安路、文化路、沙河沿岸改造提升和西洱河旅游文化长廊的同时,稳步推进泰安大厦、河畔人家二期、锦达大厦、现代商业城、新建设商贸中心、龙尾古街改造等节点的改造建设,加快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优化建设,夯实城市发展基础,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努力实现点上出形象、线上见效果。目前,已完成州体育馆改扩建、下关新码头及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文化路上段改建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质、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活力。
同时,为抢抓桥头堡建设、滇西中心城市建设、山地城市建设等重大机遇,切实加快海东山地城市开发建设进程,我市不断落实配套产业支撑,坚持城镇开发与产业项目相协调,走具有云南特色产城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海东新城建设坚持环保、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民生工程先行;创意经济园区、商贸物流基地、下河湾中央商务核心区与新城区功能互补、交相辉映,为海东新城提供产业支撑和动力引擎,滇西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欣欣向荣的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湖光山色的姿容、霓虹闪烁的夜景……30年来,大理这颗璀璨明珠的光环越来越亮,处处是流光溢彩、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记者 李锦芳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