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到过并爱上大理的人,说出的理由几乎都会很相似:爱洱海的这一汪
清水,隐匿于海边的某间小客栈,每天看看海,吹吹风,能够感受到别样的轻松和自在。对大理人来说,洱海不只是文化名片,更是滋养今天和未来的“母亲湖”。当我们在尽情享受大理这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景时,一定不能忘了每天都有这样一群人在为洱海的美丽忙碌着,他们就是洱海的环保卫士———洱海滩地协管员。李子丽和张鸣就是其中最普通的两个人。
一大早,家住洱海边石屏村的李子丽和丈夫张鸣就划船出海了,不为自家打渔,而是去打捞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和死亡水草。洱海滩地协管员,是这对渔民夫妻的职业,到今年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
李子丽是土生土长的白族人,祖祖辈辈靠洱海吃饭。后来,大理取消了洱海机动渔船和网箱养鱼,加上每年有一段时间的封湖禁渔期,让洱海休养生息。现在,像李子丽一样由渔民转行“护海”的,在洱海周边还有很多。“在家门口工作,照顾家很方便;村子变化也很大,以前泥巴路,现在水泥路,以前吃海水井水,现在有了自来水;周围干净了,房子翻新了,洱海清了,大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好!”李子丽高兴地对记者说。
为确保洱海水面清洁,这支活跃在洱海上的管护队伍如同洱海“卫士”一样,成为洱海保护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李子丽和丈夫张鸣每天早上迎着晨曦出门,傍晚踏着夕阳回家,携带着清洁工具,或划船或步行,清理着水面和岸边的垃圾。她和丈夫负责石屏村附近1公里海岸线范围的水域,他们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撑船出海探出身体去打捞水中的漂浮物。遇到海面上风大浪大,或是节假日游人大增,他们的工作量也会随着增加,一天下来,连腰都直不起来。
虽然一个月每人只有650元的收入,可是李子丽和丈夫张鸣却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着,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周围村民的环保意识一年比一年强。尽管这份工作收入不高而且很辛苦,但他们会一直坚持下去。“我们从小就是喝洱海水长大的,就希望洱海水越来越清。”李子丽说。
采访中,李子丽停下脚步指着碧波荡漾的洱海对记者说:“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也能像我小时候那样,在海里游泳、抓鱼,渴了就喝一口海水,我们保护好了洱海,那我们就为子孙后代造福了。”李子丽言语朴实,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洱海“母亲湖”的那份深厚的感情却溢于言表,因为她的心里明白,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他们的生活才会越过越好。
如今,保护洱海“母亲湖”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人参与到洱海保护的行动中来,像许许多多的洱海环保卫士一样,守护着大理这一片碧水蓝天是每个大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洱海清了,相信幸福就会像花儿一样开在每个大理人的心里。
图为张鸣、李子丽夫妇在打捞洱海死亡水草。
记者 杨 辉 董锦霞 摄影报道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